
7月6日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四大名著”演员见面分享会在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前拉开帷幕。由言几又书店主办,这场活动将经典与文化的传承巧妙结合,吸引了300多位观众与读者的热情参与。
四位演员——87版《红楼梦》中的贾宝玉欧阳奋强,86版《西游记》中的哪吒三太子杨斌,98版《水浒传》中的鲁智深臧金生,和94版《三国演义》中的赵云张山——齐聚一堂,回忆往事,畅谈背后的故事。
张山老师一开口,“我乃常山赵子龙”,瞬间就把现场气氛拉回到那个驰骋沙场、英勇无畏的历史英雄形象,长坂坡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。观众们不禁热烈鼓掌,仿佛一瞬间,历史与现实交织,英雄人物又活跃在他们的心中。
展开剩余80%臧金生老师则谈到长春作为新中国电影的发源地,深厚的文化底蕴给这座城市增添了许多光彩。他还提到,希望孩子们不仅仅是通过影视剧了解四大名著,更要翻开原著,用文字去感受其中的智慧。他的建议是:多读书,去旅行,去领略祖国的风土人情,走遍万水千山。
欧阳奋强老师也分享了自己与长春的“奇缘”,原来,《红楼梦》让他三次走进这座城市,而他与陈晓旭(林黛玉扮演者)的初见,至今依然铭刻在心。真是让人感慨,一部经典,竟成了如此深厚的缘分。
说到经典文化,杨斌老师也带来了一段励志故事——当年他试镜哪吒时未能成功,但他没有放弃,凭借不懈努力,最终在《西游记》里成功塑造了哪吒三太子这一经典角色。他提到,哪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与命运抗争的精神,正如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所传递的那样,传统与创新的结合,让这一精神得以在年轻一代中传承。
在互动环节中,一位历史爱好者向张山老师提问,如何处理名著中的书面语言与影视语言的关系。张山老师毫不保留地分享了拍摄《三国演义》的幕后故事——为了保持经典,他请来了许多专家和台词老师,一遍遍地琢磨台词,力求每一段都精准到位。显然,只有精益求精,才能成就这部经典之作。
接着,一位红楼迷向欧阳奋强老师提问,贾宝玉对大观园中的女孩们情感有什么不同?尤其是对黛玉和宝钗的感情如何分辨?欧阳老师幽默地回答:“贾宝玉尊重女性,虽然他多情,但绝不滥情。他对宝钗充满敬重,但从未把她当作自己终身的爱人,始终是那个专一的男孩子。”此言一出,台下的观众纷纷竖起耳朵,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“红楼情结”。
提问环节结束后,热情的读者们排队等待签名,尽管外面烈日当空,但谁也挡不住他们想要与偶像近距离接触的热情。签售会一度把书店的四大名著区域挤得水泄不通,图书瞬间“售罄”,可见经典的魅力无穷。
四大名著,这些影响了无数中国少年心灵的经典作品,历经百年时光洗礼,依然在现代社会中散发着不朽的光辉。今天,演员们的亲身讲述和分享,让这些经典文化IP焕发出新生的光彩。无论是回忆旧时光,还是分享幕后故事,每一次的创新演绎,都是对文化的深情回望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四大名著的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承载体。今天,四位演员的再次聚首,不仅是一次回顾历史的盛会,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交织的精彩瞬间。未来,这样的互动与创新,必将继续让历史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。
这一切,或许才刚刚开始。
发布于:福建省配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